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沙特伊萨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沙特伊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一、普瓦捷之战
公元732年,阿拉伯帝国的西班牙总督阿卜杜勒·拉赫曼·迦菲齐大举进攻高卢地区,与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·马特在普瓦捷展开激战。
普瓦捷之战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甚至有西方史学家认为,这是改变世界历史的决定性战役之一。这场战役的决定性在于,阿拉伯人从此止步于伊比利亚半岛,未能再向更广阔的欧洲大陆进军,欧洲的基督教信仰因此得到了保全。普瓦捷战役发生的二十一年前,阿拉伯帝国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,在此设立了安达卢西亚行省,但是阿拉伯人对此还不满足。最早进军欧洲的阿拉伯统帅穆萨甚至计划率领军队横穿欧洲,击败拜占庭帝国,然后回到大马士革。
更为现实的目标是掠夺欧洲的财富,法兰克王国有很多富丽堂皇的教堂,对阿拉伯人有很强的吸引力。再加上法兰克王国当时内斗不止,进军高卢的计划很快就付诸行动了。 二、安巴萨战败
安达卢西亚总督安巴萨率军入侵今天的法国南部,洗劫了当地的教堂和修道院。进攻图卢兹的时候,安巴萨的军队遭到了阿基坦公爵欧德的顽强抵抗,安巴萨本人阵亡,阿拉伯军队被迫退回西班安巴萨战败,一个主要原因是内部不稳。阿拉伯帝国驻扎在欧洲的军队,主要由阿拉伯人和来自北非的柏柏尔人构成,而且柏柏尔人占多数。柏柏尔人常常受阿拉伯人歧视,占多数的他们自然就心怀不满。柏柏尔人领袖奥斯曼·伊本·阿比·尼萨就暗中勾结欧德公爵,甚至在战后迎娶了欧德的女儿。内部离心离德,这仗当然赢不了。后来上任的安达卢西亚总督阿卜杜勒·拉赫曼,着手解决的第一件事,就是柏柏尔人的问题。阿卜杜勒·拉赫曼颁布政令,规定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享有同等地位,算是缓和了双方的矛盾。
接下来,阿卜杜勒·拉赫曼率军讨伐不忠的奥斯曼,一举将之击溃。奥斯曼侥幸逃脱,投奔了岳父欧德公爵。
欧德公爵当时正自顾不暇。他和柏柏尔人结盟,引起了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·马特的不满。因此法兰克军队发动了对欧德的进攻,打得欧德毫无还手之力,实力受到严重削弱。牙。
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:
四大哈里发时期
穆罕默德之后,阿拉伯国家的首脑称为“哈里发”,意为真主使者的继承人。最初的四大哈里发由穆斯林公社选举产生。第一任哈里发阿布·伯克尔(632~634在位)平定了各部落的叛乱,恢复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。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(634~644在位)利用拜廷帝国和波斯长期战争后两败俱伤的有利时机,在“圣战”的旗帜下,发动了一系列对外战争。先后征服拜占廷统治下的叙利亚(636)、巴勒斯坦(637)和埃及(641)。并于642年大败波斯军。占领了从波斯湾到高加索、从伊拉克到波斯本土的广大地区,为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。
倭马亚王朝时期
8世纪初,倭马亚王朝的政权巩固以后,阿拉伯贵族又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。在东线,征服了布哈拉、撒马尔罕、信德及部分旁遮普地区,并达到中国唐朝边境。在西线,攻占埃及以西的北非地区后,于711年越过直布罗陀海峡,占领了安达卢西亚。后在入侵法兰克王国的普瓦提埃战役(732)中遭到失败,退回西班牙,从此再未越过比利牛斯山。至8世纪中叶倭马亚王朝后期,阿拉伯帝国的版图西临大西洋,东至中亚河外地区,成为地跨亚、非、欧三大洲的庞大封建军事帝国。
阿拔斯王朝时期
阿拔斯王朝历时500余年,分为强盛和衰落两个阶段。王朝建立后最初的近100年(750~842),特别是哈伦·拉西德和麦蒙执政时期,是阿拉伯帝国的极盛时代。751年阿拉伯帝国军队在中亚怛罗斯战役中,击败中国唐朝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军队,控制了中亚的大部分地区。
阿拉伯帝国灭亡之后,“哈里发”的头衔作为伊斯兰教宗教领袖的称号,一直被继承下去。哈里发国由位于开罗的马穆鲁克王朝的控制之下,这奠定开罗在阿拉伯的地位。1517年,奥斯曼帝国征服了埃及,时任哈里发的穆台瓦基勒被俘。1543年,穆台瓦基勒死去,奥斯曼苏丹苏莱曼一世宣布自己继承哈里发的职位,成为全世界穆斯林的领袖。直到1924年,哈里发制度最终才由土耳其共和国的凯末尔完全废除,但土耳其人不是阿拉伯人,加上凯末尔的世俗主义政策,并不被视为穆斯林的代表。直至1932年伊本·沙特统一阿拉伯半岛并建立沙特阿拉伯,阿拉伯地区才重新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沙特伊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沙特伊萨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